阅读:0
听报道
孙昊
“……这是一个充满信心的年代,这是一个令人质疑的年代;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冬天;我们的确前途无量,我们反而越发迷惘;……我们欲往天堂,我们却走错了方向。……”大文豪狄更斯所著《双城记》中的这段名言,曾经更多地被投资家和经济学家而不是文学家来引用。今天,用这段话来表述目前全球投资者的心情,再合适不过了。
今年的国际金融市场呈现出典型的乱市特征。第一:各种不平衡不断增加。首先是地区的不平衡,当多数发达国家担心经济陷入再度衰退的时候,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已经开始加息以抑制通胀。其次是行业的不平衡,制造业艰难渡日,资源类企业却因商品价格上涨而受益,从政府救市直接受益的金融业情况也不错;小企业因银行收紧放贷条件而面临更严重的资金压力,大公司手中现金增加,债务条件不断改善,信用价差进一步收窄,但大企业减少投资对未来的增长和赢利能力有负面的影响,其股票表现并不乐观。第二:在政府经济政策方面,由于经济走向极其不确定,政府经济政策调整的频率增加增加,各种政策很难保持稳定。频繁变化的政策不断地向市场释放出混乱的信号。很多国家的经济政策是一脚油门,一脚刹车。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是否将结束?会不会有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措施?在欧洲方面,希腊政府债会不会出现实际违约,或者重组?欧元区会如何施救?市场越来越不清楚政府应该做什么及政府最后会做什么。第三:很多突发性的因素对市场带来新的冲击,先是北非及阿拉伯地区政治动荡,后是日本地震和核泄露危机,又有美国打死拉登,以及各地频发的自然灾害。第四: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越发变得混乱。似乎没有哪一类资产可以放心地投资,就连一直被看好的商品类资产,价格也出现大幅度下跌。正常市场条件下,投资者是通过进行价值评估,选择最具生值潜力的资产。而在今年的乱市条件下,传统的价值分析方法好象不再有效。今天,投资者选择投资某种资产,并不是因为该类资产更有潜在价值,而是因为这类资产不比其他类别的资产更差。
最近开始讨论的美国国债是否会违约的问题给全球市场增加了新的变数。首先:在全球投资中,美国国债被认为是无风险资产,其他各类资产的风险价差,流动性价差均是以美国国债为基准来计算的。如果美国国债的信用风险出现变化,那其他资产的风险如何定价将是一个新的问题。其次:美元是储备货币,如果美国国债出现技术性违约,各国中央银行将如何反应?谁愿意继续用一个国债违约国家的货币做为储备货币?从逻辑上看,美国国债发行陷入了一个困境,美国国债发行有严格的上限限制,并且此上限的提高有严格的程序,这正是美国国债有信用品质的一个重要条件。现在如果要严格保持这个条件,美国财政部就不能按时支付到期债务的利息和本金,美国国债就会违约,这的确是一个逻辑的混乱。近日“债王”格罗斯也进一步唱衰美国国债,他认为“美国政府的公共财政状况比希腊的还要差”。专业人事认为美国国会最终可能为国债上限的提高设立限制条件,比如新增的债务只能用于支付到期债务的利息和本金,而不可以做其他用途等。
目前的市场情况是过去很长时间以来从未出现过的。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投资者应该注意什么呢?投资策略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最重要的是分散投资,在债券、股票、房地产和另类资产中做相对均衡的配置。不能因为期望某一类资产会有较好回报而过分集中。其次:要相对增加配置于存在供给有限性的资产类别和未来估值模糊的资产类别。具体来说象商品(能源及贵金属)类和新兴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股票。再次:不要过多地相信政府,要多相信市场。最后,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投资回报的期望值不要定的过高。以前曾经有过的高回报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不容易再现。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